用户登录
×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用户注册
×
找回密码
×
近日,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2021年以来,市国资系统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全力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监管、强化国企党建,不断提升市属企业营收创利水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截至2021年12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量将达到302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01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利润总额18.5亿元。
前三季度市属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9.22亿元,铁路、轨交、港口、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等。
一批重特大项目加快推进
❖洋吕铁路启动建设,为沿海集疏运体系打造主动脉。
❖轨道交通1、2号线建设紧锣密鼓,运营筹备有条不紊。
❖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提速冲刺,吕四起步港区通用码头竣工启用。
❖南通新机场预可研编制、投资测算等各项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绕城高速开工建设。
❖医学综合体、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二期等城市功能项目加快推进。
❖滨江、平潮、通州湾、家纺园区等重点片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水务集团老旧小区供排水设施更新,为城市居民用水、污水处理提供民生保障。
除此之外,会上对于南通机场、南通新机场南通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江海快线等相关情况也有所说明!
南通兴东机场于1993年通航,是江苏最早通航的纯民用机场,飞行区等级4E,民航局总体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辅助机场”。是一类口岸开放机场,除邻近机场外,与国内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级以上机场均已通航。
图源:网络
近年来,顺丰速递区域分拨中心、华夏飞机维修、尊翔公务航空等项目相继建成启用,10多家通航企业落户。
2021年以来,京东物流全球航空货站、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东方基地均已竣工;与京东合资组建的江苏京东货运航空公司于2021年8月获民航局批筹,正加快推进局方运行合格审定工作,计划2022年三月首航;组建空港酒店管理公司,力争2022年一季度投入运营,为过往旅客及机组提供客房、餐饮等服务,提升机场配套基础服务功能。
新机场规划建设工作,也已经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纳入上位规划。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上海市“十四五”规划明确:积极推动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进一步巩固上海航空枢纽核心地位。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将南通新机场作为枢纽经济重点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引领带动作用。至此,南通新机场建设在上位规划方面已经落实到位。
二是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在2020年9月新机场选址获批后,新机场指挥部会同上海机场集团,委托国内多家研究机构一起,抓紧编制预可研报告。目前已形成主报告文本和14个专项报告,并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和专家论证,已经基本稳定。
三是空域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机场将立足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坚持突出交通先导,致力于“现机场高质量发展”和“新机场高起点规划建设”的“两高”发展目标,为全市“建设大门户 同奔共富路”作出机场贡献。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已实现“洞通”“轨通”“电通”,正在开展综合联调,2号线一期工程已实现所有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后续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根据工作计划,1号线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开通试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开通试运营。
江海快线串联了中央商务区、南通创新区、苏锡通园区、通州湾、国际家纺园区等重要功能区,衔接了南通西站、海门西站、新机场等交通枢纽,是南通市“内畅外联”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支撑城市空间“一主三副”与中心城区“一城三片”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江海快线已于2021年6月正式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开展工可研究,轨道公司正在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对接,力争“十四五”期间尽快开工建设。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编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