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1年,南通教育有新变化!

江苏爱心房产    来源:江苏爱心房产 2022-07-28 14:02
614
南通是全国首批

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
也是 江苏省唯一试点 
一年来,南通“双减”工作成效
走在 国前列 

图片
7月26日,江苏省教育厅举办“双减”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南通市教育局局长成宾介绍,一年来,南通作为全国试点,确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显著减轻,社会教育焦虑明显缓解,“双减”工作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成宾介绍,作为全国试点,南通全市“双减”工作进展迅疾平稳、成效明显,呈现出“五少五多五高”的发展态势,即:

    学生作业少了,精题精课多了、教学质量高了;
    社会培训少了,学校育人资源多了、学生综合素质高了;
    教育焦虑少了,成才路子多了、学生健康指数高了;
    家长负担少了,亲子陪伴多了、群众满意度高了;
    校园安全问题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多了、立德树人成效高了。


义务教育生态
巨大变化的背后
是南通市推进“双减”的
特色做法

图片

01

强化“双减”试点工作统筹

突出领导力

在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写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进行部署,列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主要领导15次开展现场调研专题听取汇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3次,制定出台全市“双减”实施意见及45项配套政策和工作方案。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双减”工作成员单位扩充至30个,建立联席会会议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10个县(市、区)出合实旅方案,同步行动,全面推进。




02

强化“学足学好”系统保障

彰显专业性


记者了解到,南通有“四个课堂”,保障学生学足学好。

“校内课内“课堂。在全市推进“立学课堂”区域课改,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绿色评价体系。分学段分类别出台课后服务、作业管理、质量提升实施意见,建立教研员巡课视导、学科组集体教研、备课组互学评议等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以“教足教好”确保“学足学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优良课率90%以上。

“校内课外”课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加强作业辅导,全面实施“一生一运动项目”“一生一艺术特长”体育艺术素养提升工程,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出台公开招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评估制度,首批选出60家资质齐全,行为规范、信誉度高、无违法违规记录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列入准入校园“白名单”,向社会公示公开,学校按需选用。

“校外课内”课堂。利用“慧学南通”平台,周末为学生提供线上序时学习资源,供学生在家巩固学习课程。同时,以县为单位,建立线上答疑平台,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等时间为有需求的学生做好服务。“双减”以来,1189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开发并向学生提供公益性序时教学资源2656节、在线答疑9万余人次,周末参与线上学课人数达50万余人次。

“校外课外”课堂。联合科技、工信、文广旅、体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中小学托管服务试点,将“承担暑假托管服务中小学教学场所安装空调”列入南通市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设施保障。



图片

03

以“四精四必”推动作业瘦身


学生作业“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强调“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让学生练的,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发给学生做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收上来;收上来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批阅的作业必须认真讲评,真正让学生精练、有效练,提高作业的效率。

鼓励教师面批作业,每天各科作业面批率20%左右,每周实现全覆盖。




04

在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

南通突出常态化


成宾介绍,南通配齐建强专门机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置专门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科),累计增加编制40个。通过分片包干,“一对一”政策宣讲,全市 765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




05

加强协同监管

市体育、文广旅、科技等部门对体育类文化艺术头、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分类审批。开发建设并上线运行南通市“双减”监管与服务平台,融入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系统,统一校外培训机构监控设备,打通市场监管、民政、公安、教育等数据库,实现对机构24 小时全覆盖监管。实行银行托管和风险保证金双资金监管模式,监管服务平台引进第三方由第三方建立支付系统、分账系统和销课系统,联调26家银行,实现监管服务平台与银行间的互通,实行一课一划账。



编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