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用户注册
×
找回密码
×
日前,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发布
《南通市肿瘤医院医疗综合楼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又一家医院迎来扩建
项目名称:医疗综合楼项目; 建设地点: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北路30号; 建设单位:南通市肿瘤医院; 环评编制单位:南通国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根据环评结论及专家意见,在完善并落实项目《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及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仅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在拟建地址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项目主体工程为新建一座医疗综合楼,其中1~4层为医技楼,5~13层为住院部,地下两层为车库、放疗中心、设备用房等区域。医院科室设置包括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ICU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手术中心、静配中心、病区药房等医技科室,项目不新增门急诊,病理科和检验科均为二级实验室。项目在西侧地块新增床位800张,拆除东侧地块现有床位293张,保留现有床位450张,项目建成后肿瘤医院总床位数将达到1250张。项目公辅工程包括供水、供电(含应急柴油发电机组1台)、天然气热水锅炉、纯水制备、医用气体、新风系统、消防工程等;环保工程包括新建一座15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危废暂存间、医废暂存间、垃圾站等,现有污水处理站停用,改为事故应急池;依托现有食堂。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详见《报告书》P92~100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后勤职工生活污水经现有化粪池、食堂废水经现有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并进入院区新建污水处理站(调节、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接管至通州区栖枫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二)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编制施工期内扬尘污染防治任务书,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洒水压尘,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建筑材料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用防尘布苫盖;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运输车辆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置围挡、喷淋设施、围栏及防溢座。运营期污水处理站废气:密闭收集,经化学洗涤塔+生物除臭塔处理后,由一根15米高排气筒(PQ1)排放;检验科、病理科实验室废气:有机溶剂在通风橱内使用,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分别通过60米高排气筒(PQ2、3)排放;燃气锅炉废气:采用低氮燃烧器,废气经一根60米高排气筒(PQ4)排放;食堂天然气燃烧废气及油烟:依托现有食堂,废气经现有油烟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现有20米高排气筒(PQ5)排放。 无组织废气中,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经通风系统、排气井排放,共设2个排气井;应急柴油发电机位于地下一层,仅在停电应急及定期检测时使用,应急柴油发电机废气经排风系统收集后通过排放井排放;危废暂存间废气和医废暂存间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手术室等换气后排放的污浊空气经高效过滤系统过滤后排至室外,病房空气经排风机换气后高空排放,中心供应区、ICU等洁净区域空气经新风系统和高效过滤系统过滤换气后排放;生物安全柜废气经高效过滤器处理后排放;垃圾房密闭管理,每天清理两次,通过定期消毒、喷洒除臭剂控制恶臭影响;危废暂存间、医废暂存间内的废物均密闭包装,产生的少量废气分别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进一步优化平面布局,合理安排污水处理站、垃圾站、医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的位置,远离附近居民,强化废气收集与治理,加强运行管理,定期开展例行监测,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周边硫化氢、氨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相关标准。恶臭污染物有组织排放及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相关标准。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中型规模”的标准。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中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拟建项目检验科、病理科实验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包括甲醛、乙醚、甲苯、二甲苯等,其中乙醚以非甲烷总烃计,各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中相应标准。拟建项目天然气锅炉燃烧废气中烟尘、SO2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3中燃气锅炉对应标准限值,NOx满足《南通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要求。 (三)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禁止中午和夜间进行产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进度;桩基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或静压桩、混凝土浇筑尽量选择白天,并且错峰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加强声源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建立临时声障;降低人为噪音;控制施工交通噪声;同时安装噪声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临时声屏障;大型噪声设备尽量放置在中部东侧靠近通扬北路一侧;加强联系做好稳定工作。运营期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冷却塔、风机、污水提升泵、潜污泵、空调外机、风冷热泵机组等,通过合理布局、隔声消声减震、墙体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东院区的西厂界和西院区的东厂界在通扬北路35±5m范围内,其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 (四)严格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措施。危险废物妥善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厂内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和《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苏环办〔2019〕327号)中相关要求。一般固废的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 (五)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健全内部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治理设施,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定期检查天然气调压柜调压器、管道的使用情况;风机、泵、污泥阀等主要关键设备应有备用,污水处理供电系统应实行双回路控制;将现有项目的污水处理池改建为事故应急池,容积约为1550立方米;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立即报告本单位的医疗废物管理者,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控制化学试剂储存量,加强周转流通,药品仓库物质分类存放,易燃物与毒害物应分隔储存;BSL-2实验室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规范要求,采取Ⅱ级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完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 项目废气、废水收集与处理设施以及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置设施等环境治理设施应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并与主体工程一起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设计,并经相关职能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 (六)严格执行排污许可法律法规要求。落实《报告书》各项环保管理制度、环境监测计划。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规范设置水、气排污口,排气筒预留采样口,树立标志牌。厂界设置VOCs在线监测设施。所有在线监测设施需与监管部门联网。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受理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公示时间:2022年5月18日~2022年5月24日;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513-59001009,传真:0513-59001085,电子邮箱:spjhbsx@163.com,通讯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150号政务服务大厅二楼行政审批局C163窗口,邮编:22600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申请听证。
编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