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发力建设租赁住房 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保障

搜狐焦点    来源:搜狐焦点 2021-08-23 09:15
312

全国大力建设,为新市民、年轻人提供保障——

住在出租房里更放心(做好生活保障①)

本刊记者田先进王云娜丁怡婷

开放的话语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上强调,要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生产,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畅通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改善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会上提出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土地、税收等扶持政策。

“做好民生保障”系列策划工作今天开始,报道各地有关部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效,敬请关注。

拓宽住房供应渠道

发布土地扶持政策

"今天正好有时间,来做运动."安徽合肥市蜀山区一处出租房,房客凌世宇正在健身器材前锻炼。

二年前,刚毕业的凌世宇来到合肥工作,“居住在哪里”成了他面临的首要难题。「那时才上班,工资不高,想找一间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房租合适的房子不易。」凌世宇说,“有一次路过这里,看见有公寓出租,仔细一问,属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精装房,加上宽带、物业等费用,也不贵,不合时宜。」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每年有不少外来人口来合肥工作,合肥的住房问题急需解决。自从2019年被列为租赁住房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在多个层面、多层面推进,加快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市民、年轻人的安居难题。

房屋安全,首先要解决的是房源问题。"合肥市房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曹鸿昌介绍,合肥这几年主要是通过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园区配套用地等方式来丰富商品房供应。合肥新站高新区内的维信诺公寓,是一个典型的利用配套用地的典型案例。曹鸿昌告诉记者,前几年,为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建立了宿舍公寓楼。建筑面积30平米,现已入住1300多名员工,为企业年轻员工缓解居住压力。

此外,合肥还鼓励相关单位利用自有存量闲置土地,不改变土地性质,开工建设新的租赁住房。城区范围内,规划用途为非居住类型,如商业办公、工业厂房、仓库、科研教育等,且在两年内未征收计划的已建成闲置存量房屋,也可申请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除了扩大房源供应渠道外,合肥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苏奎表示:“在增加土地供应方面,合肥提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占商品住房用地约15%。现已累计供应约2100亩国有建设用地、231.5亩集体建设用地、保障性租赁住房约3.4万套。

苏奎说:“下一步,我们力争在今年内增加2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间)以上,着力解决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合理利用财政奖励政策

强化基金监督力度

月房租1400多元,租下了舒适温馨的一居室,这让24岁的张万俊非常满意,“房间虽不大,但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今每天步行上班,只要5分钟,真是方便!

目前张万俊租下的冠寓金融中心店,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街道。一年前租的时候,她就对比了附近的十多间出租房,有些价格太高,有些房子太旧,都不太合适。最后选择了这里,是因为租金比周边同质量的房子要便宜,还省去了物业费和网费。

今年,长沙等地被确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城市,中央财政给予奖补资金支持。为多渠道筹措租赁房源,长沙发布了奖补资金分配方案,明确新建、盘活、改造租赁房源,均可获得奖补。关于租赁住房的改造,方案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老房进行集中改造,并对连续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照每平方米6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据长沙冠寓商业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初,该公司在观沙岭街道租下了一栋商业办公楼,并将这栋毛坯楼房改造成拥有1000多个房间的长租公寓,装修后集中对外出租。「今年下半年,岳麓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动联系我们,宣传奖励政策,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6月,经过多次评审和实地考察,冠寓金融中心店已获得奖补资格,成为专门为新市民、年轻人提供房源的保障性住房。

据岳麓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付烈山介绍,截至目前,岳麓区通过3批评审,共有28个项目、7519套保障房租赁房源,下达奖补资金达到1.83亿元。

同时,该中心也加大了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奖补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用于房屋改扩建、装修、购置电器设备等。付烈山表示,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与企业、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由银行冻结奖补资金。申报企业相关发票、付款凭证,并经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审核后,由中心通知银行,解除对奖补资金的冻结。

从2019年开始,长沙加速了房源筹集工作,一次性下达了3年试点任务10.5万套。到2020年已备案的租赁住房6.71万套,今年各区县(市)已通过审核公示筹集2.05万套。到目前为止,长沙市培育了18家专业化、规模化企业,下达了中央对区县市的奖补资金21.19亿元。

为新公民培养青年

坚守小户型低租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已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人改善了住房条件。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市民、年轻人买房难、租房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不同于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难”家庭,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年轻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到2019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开始在沈阳、合肥、福州、济南、长沙等13个城市开展试点,重点发展小户型、低租金保障性租赁住房(原政策性租赁住房)。在试点城市中,政府给予政策扶持、银行给予支持、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商业运作模式,形成了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

提出了鼓励市场力量参与的意见,明确了土地、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审批制度的改革措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含金量和可操作性。上海房地产业研究院院长严荣认为,实施土地、税收等配套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租赁住房建设和经营成本,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租赁住房发展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其中,上海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约占住房供应总量的40%;在广州初步形成了“工改租”、企业自有存量土地、产业园区、城中村改造等7个方面的配套措施。据悉,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两批40个城市举行了40个城市座谈会,40个城市计划在年内筹集建设9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

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应建立健全住房租赁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经济适用房不能被出售或变相出售,严禁以保障房名义违规经营或骗取优惠政策。

'十四五'期间,新市民和年轻人多、房价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大城市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总量的比例要力争达到30%以上。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10月底前,各地将确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编辑者: